查看原文
其他

学科前沿|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城市建设

文汇报 全国地研联 2018-10-31


编者按:

年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科学地界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调———创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协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绿色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放和共享则是将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有效方式。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主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学术论坛,来自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的专家,结合“十三五”规划,以问题为导向,从多个维度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城市建设的内涵、走向进行深入研讨。今摘发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理念

肖林



谋划未来上海城市建设,首先要认清城市发展的目标。从上海在未来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和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地位来看,未来30年上海应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彰显中华文明特色的全球城市,建立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适应的全球金融中心,全球最重要的商务中心,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富有中华文化魅力的世界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具体标志是:
  能够提供更多机会,多元化的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城市设施和商务环境,能够汇集人才、资本、信息,提供高水平的综合服务,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的先进制造网络和服务网络,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发展空间和机会,使得人人都有机会成功,人人都能实现梦想。
  更具创新力和竞争力,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具有活力的城市。具有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拥有全球化创新人才和世界大科学设施群,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国际性重大科学发现、原创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资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之列。
  成为环境优美、宜居便利的城市。成为生态良好的美丽城市,拥有便捷的交通与生活设施,系统完善的服务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拥有更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更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
  亲和、包容、和谐、多元的人文城市。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实现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保障各类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多元融合,形成城市共同体,营造内涵丰富、多元多样的文化生态,体现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
  平等共享治理高效的典范城市。城市治理能够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形成包容性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和谐互动的社会架构,适应网络社会需求,形成多元、开放、流动、合理的城市治理模式。
  从全球来看,全球城市都提出了各自具有前瞻性的理念。比如2030年纽约的城市规划,更加强调韧性城市和公平公正理念。2030年大伦敦规划,则强调生活质量和品质。上海谋划未来30年发展首先必须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开放引领、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文化软实力,更加注重底线思维。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上海未来全球城市的建设,从根本上讲是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并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第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第二,加快低碳节能发展,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服务,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能源系统。
  第三,营造生态绿色空间。第四,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第五,积极发展绿色交通。
  (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探索城市建设管理新路子

金晨



城市工作、城市管理是系统性工程,要守牢底线,补好短板,努力探索具有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建设管理的新路子。
  在完善城市管理方面:
  ———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平台作用。推动网格化管理向住宅小区、农村延伸,向市场监管、街面治安等社会管理领域拓展,提高网格化生活管理实效。
  ———切实加强小区综合治理。去年市政府出台 《加强住宅小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继续在物业管理市场化、设施更新管理、包括小区内执法工作等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强化。
  ———继续推进生态环境及完善管理难题的治理。去年,市建委和环保局推动了全市11个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对违法建筑、黑车、群租等管理难题都进行了整治。今年,全市按照每个区再梳理出一个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目标继续推进。
  ———全面提升城管综合执法效能。继续推动城管执法的重心和执法力量向街镇下移,进小区、进社区。
  ———加快构建与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
  在提升居住质量方面:
  ———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及供应管理。房地产方面主要聚焦两个体系。一是住房市场体系,围绕三个维度加强和完善商品房市场。二是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房商品为主。在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实现廉租房、公有产权保障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增收安置房“四位一体”。退出机制是关键,这方面今年会加大力度。
  ———加大旧区、城中村、旧住房改造。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就全国范围内一手房和二手房销售比例来说,一手房销售量远远大于二手房销售量。然而,在上海二手房的销售却胜于一手房。所以,接下来还是要进一步推动租赁市场发展,房屋租赁要继续保持健康发展。
  推进城乡建设方面:
  ———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和地下管廊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建筑市场的改革将由资格管理向资质资格管理和信用管理并重方面去转变,在招投标监管方式上进行重大的改革。
  (作者为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书写城市群的中国故事

张学良



如果从区域与城市群的视角看待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城市与城市群是什么关系? 以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我们的答案是,未来上海和长三角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的关系。
  这样的定位首先是基于我们对于未来上海与长三角发展趋势的一个总体判断。未来高速铁路还可能提速,这不仅会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一小时经济区,还会使长三角与皖江经济带、鄱阳湖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连为一体,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范围可能“泛化”。
  在城市群内部,行政边界将不断弱化,经济边界得以强化,行政边界-经济边界-地理边界三者将高度耦合,一体化与同城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未来中国将会出现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形态,这个新的空间形态区别于欧美出现的巨型城市区域,因为中国有高铁,这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故事,需要我们来解释。
  未来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关系,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关系,主要体现的是经济的联系,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战略地位的控制与协调功能,通过“城市群经济”实现上海与长三角的协同发展;第二个维度是智慧型全球城市和智慧型全球城市区域,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通过全球城市运行有序、健康运行的治理,体现人与城的沟通关系;第三个维度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建设,主要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包括制度的协调发展,体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发展目标,我们是否还需要对几个问题重新认识?首先,我们需要对可持续发展进行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除了包含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之外,还应至少包括高度文明、文化传承与融合、引领创新等方面。可以说,未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城市将会在文明的融汇点上崛起。定义一个城市伟大与否的终极标准正是文化,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建设成果的终极表现也在于文化。
  我们需要对城市群与都市区空间重新认识。现在讲的城市群大多是来自于政府的规划。我们团队在做的一个工作是,利用人口密度、通勤就业数据、夜间灯光数据、遥感数据、高铁客运量,通过计算产业投入产出的办法,来界定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城市群,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界定是否准确与科学。我们想构建市辖区-城市-都市区-城市群 (都市圈) -城市区域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城市统计区应该是构成城市群的空间单元。
  最后,我们需要对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有重新认识。
  目前我们团队积累了一些非常好的空间大数据,如30米乘30米的空间格网数据,包括经济与人口活动,商圈的活动,数据都通过GIS方式呈现,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另一项学术基础设施。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

恰当制度安排不可或缺

李友梅



  上海2014年的产业结构当中,服务业占比已经达到64.8%,但这个第三产业还是比较传统的。
  从社会结构的特征来看,2010年上海白领群体占就业人口62%。2013年在上海生活工作不满10年的外来白领占白领总数72%。2015年全国跨省上班族中上海是最多的,主要来自长三角。上海已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面对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只有目标,也要有实现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这里蕴含着非常深远的含义。
  在今天的新起点上,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个前沿不只是涉及经济,同时还涉及社会,而这个社会同时具有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两种特征。工业社会强调的是合理化能力,后工业社会更侧重创新能力。因此,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期根本要求是核心能力的转变和调整。工业社会以大众生产、大众消费相结合为基础,后工业社会以高工艺与高资历相结合为基础;工业社会的质量产生于数量,后工业社会的数量产生于质量;工业社会的市场遵循商务逻辑,商务逻辑的本质是规模效应,后工业社会的市场遵循服务逻辑,服务逻辑的本质是制造差异。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产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精英人才的领域,也是各种组织模式、关系风格、合作机制等等不断生产的领域。因此,人力资源的高端要素十分活跃。人力资源的高端要素体现为一组能力,比如:理解、领悟能力,概念化能力,策划创新能力,开放环境的能力,影响规则制定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在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里,由此必将导致一场革命,对工业社会的制度、规则、安排提出重要挑战,会波及工业社会所有管理理念和政绩标准。恰当的制度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条件下,转型和改革的推进者必须对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和社会认同的原有基础可能变化进行认真和深刻的判断,并设计和建设相应的治理能力,这关系到上海这座特大城市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文汇报

本期编辑:李咪 许雪爽 徐晨

猜 你 喜 欢

五大城市群构建长江产业发展轴三个城市作为核心支撑

历史地理|钱穆:中国北方究竟是何时开始衰落的?

雄安新区对京津冀港口战略影响几何?

名家观点|周成虎: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展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